二十四節氣之雨水

文章來源:藥博園 發布時間:2023-08-19 瀏覽次數: 229次

雨水節氣如

 

  雨水節氣如何養生?2月19日是二十四節氣的“雨水”,從這個節氣開始,氣溫逐漸回升、降水也逐漸增多。但冷空氣在減弱的趨勢中仍與暖空氣頻繁地進行較量,所以廣大讀者朋友近段時間還是要注意保暖。專家介紹說,雨水節氣養生三要素要記住,即防“倒春寒”、健脾祛濕和準備養陽。

 

  水果一直都是生活中的飲食好伙伴,水果的種類的繁多,還可以滿足人們的不同口味需求,最重要的是水果的營養價值非常的高,還能幫助調理身體。那么雨水節氣將至,吃哪些水果比較好呢?

 

  雨水節氣吃什么水果

 

  1.橙子

 

  橙子味甘、酸,性涼。具有防治便秘的功效、生津止渴、開胃下氣幫助消化。正常人飯后食橙子或飲橙汁,有解油膩、消積食、止渴、醒酒的作用。橙子營養極為豐富而全面,老幼皆宜。

 

  橙子中含量豐富的維生素C、P,能增加機體抵抗力,增加毛細血管的彈性,降低血中膽固醇。高血脂癥、高血壓、動脈硬化者常食橙子有益。橙子所含纖維素和果膠物質,可促進腸道蠕動,有利于清腸通便,排除體內有害物質。橙皮性味甘苦而溫,止咳化痰功效勝過陳皮,是治療感冒咳嗽、食欲不振、胸腹脹痛的良藥。橙子幾乎已經成為維生素C的代名詞。

 

  2.桔子

 

  桔子味甘酸性涼,具開胃理氣、止咳潤肺、解酒醒神之功,主治嘔逆食少、口干舌燥、肺熱咳嗽、飲酒過度等病癥。因其富含維生素B1、維生素P,可輔治高脂血癥、動脈硬化及多種心血管疾病,其所含的“諾米林”物質還有明顯抗癌作用,可預防胃癌。


 

  3.櫻桃

 

  素有“春果第一枝”的美譽,目前在我國各地都有栽培。櫻桃果實肉厚,味美多汁,色澤鮮艷,營養豐富,其鐵的含量尤為突出,超過柑橘、梨和蘋果20倍以上,居水果首位。櫻桃性溫,味甘微酸,具有補中益氣,調中益顏,健脾開胃的功效。春食櫻桃可發汗、益氣、祛風及透疹。需注意的是,櫻桃屬火,不可多食,身體陰虛火旺應忌食或少食。吃不了櫻桃,草莓也是很不錯的選擇。
 

  防“倒春寒”春捂要恰到好處

 

  雨水節氣是春節里面的第二個節氣,也是最容易出現“倒春寒”的節氣,因為這個時期的降雨會引起氣溫的驟然下降,這尤其對老年人和小孩的身體健康威脅較大,如老年人的血壓會明顯升高,容易誘發心臟病、心肌梗塞等;小孩則容易因氣溫的改變而引起呼吸系統疾病,導致感冒和發燒。

 

  很多讀者朋友因為要預防“倒春寒”就首先想到春捂,但是春捂也要捂的“捂”要恰到好處,否則反而不利健康。南京市中西醫結合醫院紫金館養生專家郭海英教授介紹說,春捂主要的意思是,初春時節氣溫如果升幅不大就盡量少脫衣。比如日最高氣溫超過22℃的時候,不要急著只穿單衣,但也不能被厚厚的棉衣一直捂著,以防捂過頭使人上火、血壓升高。一般日平均氣溫在10℃以下就需要捂,得知冷空氣即將到來,就提前一兩天先增添衣物捂起來。具體的春捂原則是注意“下厚上薄”,捂的重點在于背、腹、足底。背部保暖可預防寒氣損傷“陽脈之?!薄矫},減少感冒幾率;腹部保暖是有助于預防消化不良和寒性腹瀉。此外,老百姓們有句保健俗語叫“寒從腳下起”,腳下神經末梢豐富、敏感,春捂要使足部保暖才能使身體真正地暖和起來。

 

  “雨水”濕氣重健脾祛濕食芡實

 

  隨著雨水節氣的到來,貴如油的春雨通常會慢慢增多,但若雨水過多也會導致濕氣過盛,對人體最直接的危害就是濕困脾胃,出現食欲不振、消化不良、腹瀉等癥狀?!饵S帝內經》中說“濕氣通于脾”,所以,這一時期要加強對脾胃的養護,健脾祛濕。最簡單的健脾祛濕的辦法便是食療,比如芡實蓮子苡仁湯。

 

  原料是排骨500克,芡實30克,蓮子20克,苡仁30克,陳皮5克,姜1塊。具體的做法是,首先把芡實、蓮子、苡仁放在清水里浸泡清洗,然后把排骨剁成小塊,水開之后,焯一下,然后把排骨、芡實、蓮子、苡仁、陳皮和姜全倒進砂鍋里,用大火煮開,煮開之后,改用小火燉兩個小時,最后放點兒鹽,這道芡實蓮子苡仁湯就可以食用了。芡實和蓮子有健脾益腎的作用,苡仁健脾祛濕,陳皮,醒脾行氣開胃。

 

  準備養陽睡前摩腹加提肛

 

  民間有句俗話叫“立春雨水到,早起晚睡覺”。很多讀者朋友會覺得隨著雨水節氣的到來,晚上睡覺不再像冬季那么冷了,這主要是因為人體此時要順應春天陽氣生發、萬物始生的特點,逐漸從“秋冬養陰”過渡到“春夏養陽”的時間,特別是晚上睡覺的時候,很多人睡眠不好都是因為陽氣沒有養護好,比如陽虛怕冷睡不著還多夢。

 

  那么如何在睡覺前養護我們體內的陽氣呢?按摩腹部也不失為一種好方法。具體方法是:仰臥床上,以肚臍為中心,用手掌在肚皮上按順時針方向旋轉按摩200次左右即可。一來有利于促進消化,排除脾胃濕毒,二來有助于腹部的保暖,有利睡眠質量。

 

  還有一個方法是“提肛”,可固精益腎、提振陽氣。其具體做法是:平躺床上,兩手并貼大腿外側,兩眼微閉,全身放松,以鼻吸氣,緩慢勻和,吸氣的同時,用意提起肛門,包括會陰部,肛門緊閉,小肚及腹部稍用力同時向上收縮;稍停2-5秒鐘左右,放松,緩緩呼氣。呼氣時,腹部和肛門要慢慢放松。這樣一緊一松,做9次。一般若能堅持提肛一年以上,即可見效。

 

  二、雨水節氣養生四禁忌勿過早減外衣

 

  洗頭及時吹干

 

  洗頭之后應及時用熱風機吹干。否則,水濕留于發際中變涼,“同氣相求”使濕寒聚于頭,由表及里深入顱內,導致頭痛。如毛發未干又被冷風吹過,易出現“偏頭風”之癥。

 

  年老體弱者勿用冷水

 

  按中國五行學說,水對應腎,腎主骨。雨水時節年老體弱者用冷水洗臉、洗手,濕寒易侵入關節,又無充足的陽氣驅寒于外,濕寒滯留于手,指易酸痛,重則變形;濕寒滯留于頭,頭易疼痛。

 

  勿過早減外衣

 

  “燥寒凍肉,濕寒入骨?!庇捎诖簹庥縿?,身體偏熱的人從感覺上欲減外衣。體熱外泄,濕寒交換于內入骨,易傷骨關節致病。

 

  吃食物以平性為宜

 

  “倒春寒”容易使人內臟郁熱壅阻,因此不易吃燥熱食物“火上澆油”。郁熱令人“貪涼”,過于食涼,又會“同氣相求”使濕寒傷及臟腑,引起胃寒、胃涼、腹瀉之類的失衡癥狀。

 

  所以,飲食保持中庸,吃熱飯熱菜,但不吃慎吃辣椒、不喝少喝白酒等性溫、性熱的食物為宜。


安國現代中藥農業園區